《华盛顿邮报》最近发表了一篇社论,该社论将战争描述为“甘愿杀敌一千自损八百”。读到此处,我不禁想起了唐纳德•特朗普在2018年3月发布的一条愚鲁推文,即“贸易战是好的,我们很容易赢”。
对一个熟知世界各国战争的国家而言,我很困惑这个国家为何会有这种短视的天真,且这种天真一直阴魂不散。
毫无疑问,战争给人类的主要教训是,它对所有相关方(包括旁观者)都是灾难性的,人类应该不惜一切代价避免战争爆发。温斯顿•丘吉尔曾将民主体制描述为“最糟糕的政府组织形式——如果不算之前出现过的政府组织形式”,而与此不同,战争则是解决争端的最糟糕方式,古今皆然。
贸易战肯定也是如此,尤其是那场由特朗普政府在2018年发起、并在乔•拜登任内加剧的对华科技战。
正如美国国务卿安东尼•布林肯最近阐述的那样,“中国是全球唯一一个既有意愿,又越来越有经济、外交、军事和技术实力去重塑国际秩序的国家。”
布林肯最近发表对华政策演讲
虽然我完全不同意布林肯对北京意图的看法,但毫无疑问,中国的实力正在上升,而拜登政府已下决心要对中国发动科技战——无论这最终会对本国造成什么样的伤害,以及所有相关方要承受什么样的破坏性后果。
我之所以想起这些,是因为加拿大政府5月20日宣布,它将加入美国、英国、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行列(情报共享组织“五眼联盟”),禁止华为参与该国的5G移动网络建设。
自2019年5月华盛顿将华为列入“对美威胁实体名单”以来,又有260家中国公司被禁止向美国市场销售产品,并被禁止从美国公司获得一系列技术。
这么做的目的是阻挠他们获得最新技术,特别是最新最快的芯片,并阻碍中国的技术进步。
与此同时,美国在全球掀起了一场外交风暴,向其他国家政府施压,要求它们在“中国威胁”问题上与美国保持一致,并效仿美国的做法,禁止华为进入它们的电信网络。
这场消耗战打了三年,华为仍然是中国技术挑战的象征,也是美国为了保护国家安全而要防备的主要目标。那么,这场科技战有多成功?它对中国技术进步造成了多大伤害?在此过程中,它又造成了多大的自我伤害?
尽管在广阔的中国智能手机市场,华为的地位仍稳若泰山,但它的全球智能手机业务似乎受到了重创。
美国十几个最亲密的盟友加入了5G禁令,但华为在东南亚和非洲的长期客户却很少弃它而去。
总部位于纽约的外交关系委员会最近发布了一份报告,该报告称华为产品仍占非洲4G网络市场的70%,而且在这些网络逐步升级到5G的过程中,预计大多数网络仍将继续采用华为产品。华为公司声称它今天为59个国家的140个5G网络提供服务。
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,尽管美国一再表达安全关切,但没有一家美国公司能够提供替代华为产品的解决方案(华为的主要竞争对手是瑞典的爱立信和芬兰的诺基亚)。
正如外交关系委员会的报告所说,“没有一家美国公司能提供全套5G解决方案……华盛顿在励精图治之时,不能指望其他国家无所作为,放弃升级本国网络。”
布鲁塞尔智库“欧洲国际政治经济中心”的霍苏克•李-马基亚马(Hosuk Lee-Makayama)最近指出:“虽然已无法获得最先进的芯片......但华为在全球电信设备市场的地位似乎未受到太大影响。”
这反映在华为最近公布的2021年公司业绩中。尽管收入从2020年的1340亿美元大幅下降至去年的1000亿美元,但净利润却几乎翻了一番,达到180亿美元。正如华为轮值主席郭平在报告中指出的那样,“我们一直在努力,提高运营质量并投资未来”。
尽管爱立信和诺基亚在拓展国际市场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,但尴尬的现实是,中国仍然是迄今为止全世界最具创新性的5G市场,而华为显然在这个市场中占有领导地位。
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,中国现在拥有143万个5G基站——占全球5G基站总数的60%至70%,大约每1100人拥有一个基站。相比之下,美国拥有10万个5G基站,每3300人拥有一个。
与此同时,华为在美国禁令出台之前花费数十亿美元储备高科技芯片,并继续在国内投入巨资进行技术研发。而且,中国现在声称其已能自产28纳米和14纳米芯片。自2020年以来,中国新注册了22000家半导体制造和研发企业。
那么,美国发起的科技贸易战很好吗?还是能轻易获胜?对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必须是坚决的“不”。华为仍然是电信创新领域的全球领导者,在全球和国内市场都保持着主导地位。
鉴于中国的创新成就和巨大的市场规模,脱钩的想法似乎很荒谬:国际竞争对手都希望能在中国市场占有一席之地,并从中国的技术进步中获益。
科技战会给美国经济带来严重的自我伤害吗?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,但我认为我的直觉是对的:所有战争——包括科技战在内——是解决争端的最糟糕方式,古今皆然。